延吉市中环路二期工程作为吉林省重点城市基建项目,串联河北区与公园区两大核心板块,涵盖延西街北段、延北路等多条主干道及延大立交桥、兴安立交桥等5座关键桥梁,全长超8公里,设计为时速60公里的城市快速路。项目途经城区密集路段与岭重丘区,跨越烟集河等复杂地貌,不仅承担着缓解城区交通压力的核心功能,更需适配朝鲜族聚居区的民生服务需求与冬季严寒气候特点。随着延吉市 “智慧城市” 建设提速,传统交通设施已难以满足动态管理需求,立交桥密集导致车流引导难度大、极端天气下信息传递滞后、朝汉双语服务覆盖不足等问题日益凸显。为此,项目在建设中创新性引入双面LED灯杆屏系统,将显示终端与道路灯杆深度融合,构建起覆盖全路段的智能信息交互网络。
针对延吉中环路的复杂场景,项目选用的双面LED灯杆屏经过多维度定制优化,核心技术特性精准匹配工程需求,采用可调节角度的双面显示模组,通过120°-150°夹角设计,实现对双向车道的无死角覆盖,解决了立交桥匝道、路口等关键节点的信息盲区问题。屏体采用压铸铝箱体与IP65级防护设计,可耐受-20℃至50℃的温度波动,配合防雪防雾涂层与自动亮度调节功能,即便在延吉漫长冬季的暴雪天气中,仍能保证画面清晰可见。依托B/S架构云平台,实现全路段屏体的远程集中管控,管理人员通过浏览器即可完成朝汉双语内容更新、亮度调节与设备状态监测,屏体间采用4G与WiFi桥接混合组网,在桥梁等信号薄弱区域仍能保持同步播放。屏体集成环境传感器与交通数据接口,可实时采集PM2.5浓度、车流量等数据,为动态内容推送提供支撑。
延吉中环路二期项目的双面LED灯杆屏应用,不仅直接提升了交通管理效能,更构建起 “技术适配场景、数据赋能管理、服务贴近民生” 的智慧基建模式,从工程实践来看,该系统实现了传统道路工程与新型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,为山地城市快速路的智能化升级提供了可复制经验。从社会价值来看,朝汉双语服务与文化内容传播强化了民族区域的公共服务均等化,应急预警功能进一步筑牢城市安全防线;从经济价值来看,设备全生命周期成本较传统方案降低35%,其节能特性每年可减少碳排放约120吨。随着延吉市智慧城市建设的推进,中环路的双面LED灯杆屏系统正逐步与智慧停车、安防监控等平台打通数据壁垒,未来将实现 “停车预约—路线规划—到达指引” 的全链条服务,持续释放智慧基建的乘数效应。